U8国际官网 分类>>

U8国际- U8国际官方网站- APP下载中国第四代核能系统绕不开的关键人物——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

2025-10-17 12:34:15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U8国际,u8国际官方网站,u8国际网站,u8国际网址,u8国际链接,U8国际APP下载快堆技术到底有什么意义呢?作为第四代核能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,快堆是现代核燃料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提高铀资源利用率、减少核废物排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它不仅能增强能源安全,还能有效保护环境,是我国核能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步。

  著名物理学家、诺贝尔奖获得者费米曾说:“首个发展增殖堆的国家,将在原子能领域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。拥有增殖堆技术的国家,实际上已经解决了能源问题。”这句话精准表达了快堆的战略价值,也深深影响了徐銤的一生。

  作为中国快堆技术的奠基人之一,徐銤几十年如一日地为我国核能事业奋斗。他和他的团队的努力,令中国成为全球第八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。徐銤因此也被誉为“当代科技工作者的楷模”。

  1937年,徐銤出生在江苏扬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。尽管父亲是数学老师,却深深痴迷于化学。他给四个孩子取的名字都与化学元素相关,小儿子名叫“铱”,大女儿叫“铂”,小女儿则叫“铀”。徐銤出生仅三个月,卢沟桥事变爆发,家国危难时,父亲为他起名“銤”,寓意国家能够富强。

  父亲对化学的热爱深深影响了徐銤,小时候他就常模仿父亲,尝试在烧杯里做实验,甚至父亲还亲自提炼玉簪花香精让孩子们制作雪花膏。

  1955年,高考时,徐銤本有机会去清华大学读工程物理系,他起初并不感兴趣。但父亲的一番话让他觉醒:“工程物理是为国家研究核工程的。没有核武器的国家终究会被欺负。”这一句话,让徐銤决定走上了核能研究的道路,也为他的未来埋下了伏笔。

  1961年,徐銤加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(原四〇一所)。这里曾聚集了众多核科学先驱,如吴有训、钱三强等,激励着他对国家与核能事业的深刻思考。

  1965年,徐銤首次听闻快堆这一国际前沿课题,三年后,他正式加入快堆科研团队。为了启动我国第一个快堆零功率装置“东风六号”,周恩来总理特批了50公斤铀。徐銤亲历这一历史性时刻,至今他还清晰记得,当时他在值班时,零功率装置成功达到临界状态。那一刻激动人心,也让他对快堆技术产生了深厚的执着。

  1971年,快堆科研队伍被迁往四川省的核动力工程研究基地。尽管科研进入低谷,且正值“”,徐銤却从未放弃。他与团队成员始终坚持追踪国际快堆技术的进展,尽管工作条件艰苦,他们年复一年地奔波在全国各地,历时16年,依旧不曾退缩。

  徐銤还参与了从国外引进技术,设计了钠冷和气冷两种快堆冷却系统的方案,并最终确定了钠冷路线。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,甚至不少人选择离开,他仍坚守岗位,始终为国家的快堆事业贡献力量。

  1987年,快堆科研终于迎来了新的曙光。虽然“863”计划尚未启动,徐銤与团队依旧全力以赴,提出了《快堆“七五”发展计划》,为我国快堆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  1990年代,我国实验快堆工程正式启动,徐銤担任总工程师。尽管已年过花甲,他依旧坚守在一线,处理技术难题、指导建设工作。十年如一日,徐銤不仅是技术指导,更是团队的支柱。即使年老体衰,他依然每天爬上高脚架检查施工进展,丝毫不曾懈怠。

  徐銤的一生充满了对快堆技术的执着。他从不奢求个人荣誉,甚至在获得“原子能院突出贡献奖”后,将奖金全数捐出,用于设立“快堆科技创新奖”。2011年,74岁的徐銤被推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,成为当年最年长的当选者。他的获选是对他多年不懈努力和奉献的最大认可。

  即使在80岁高龄,徐銤依旧保持着朴实无华的生活习惯。他骑着那辆陪伴他多年的“永久”牌自行车,穿梭在办公室与实验现场之间。这辆自行车见证了徐銤几十年来的奋斗与坚持,直到他不再骑车为止。此时,他已85岁,依旧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一生:“大半辈子只干了一件事。”他对自己从未有过遗憾,心中唯有满足与自豪。

  徐銤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技术的突破,更在于他对国家、对事业的执着与奉献。这份坚守与无悔,远比他所推动的快堆技术更为宝贵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搜索